柏斯音乐艺术学院邀请了四位音乐顾问为柏斯导师举办专责导师培训。
所有在柏斯音乐艺术学院任教的西乐导师,均经过严格挑选,并拥有八级证书、文凭、
音乐学位或其他同等资历,而其他艺术课程的导师亦具备认可的专业资格。
本学院定期为导师提供教学法的培训,鼓励他们参加大师班、专题讲座及研讨会,
以不断提升教学质素,改善教学方法。设备方面,琴室设计宽敞,
并採用全新优质钢琴作教学器材。部分中心更备有多功能演奏厅,作定期举办学生音乐会、模拟考试及讲座之用。
李名强教授,1936年出生于上海,曾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1984-1989),师从著名德国音乐家魏登堡和俄罗斯圣彼德堡音乐学院钢琴教授克拉芙琴柯。是首位夺得国际钢琴比赛冠军的华人,更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的第一代钢琴家。李教授在1957年布拉格之春第三届斯美塔那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三名,1958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第一届乔治·埃纳斯库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一名及1960年波兰华沙第六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获第四名。 李教授在许多主要国际钢琴比赛担任评委,其中包括波兰 华沙萧邦国际钢琴比赛、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等等。1989年以来他曾去过世界各地的大学和音乐学院讲学和开办大师班。李教授是美国李斯特协会终身会员及伦敦 圣三一音乐学院荣誉会员。
陈兆勋早年在香港随音乐教育家范希贤先生学习钢琴。1952年进入香港圣乐学院 (现香港音乐专科学校之前身) 在中国老一辈音乐家邵光院长、林声翕先生、綦湘棠先生、老慕贤女士及范希贤先生的教导下,开始接受较全面的音乐教育。195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 (1956年改名为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学校) 先后随钢琴教育家李娥荪及马思琚女士修读钢琴演奏。195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在中国著名钢琴家周广仁女士的悉心教导下,投入了长达五年的钢琴专 业学习。在这期间,也曾在中国著名钢琴教育家李昌荪及朱工一教授的指导下,广泛地研习了两位前辈的钢琴演奏知识。1962年开始在中央乐团独唱独奏巡回演 出小组工作。 1976年回港定居后,受聘于香港浸会大学及中文大学音乐系教授钢琴。1995年移民新西兰后即加入新西兰全国音乐教师协会,积极参与当地的音乐教育及音乐活动。2003年返港后担任柏斯音乐中心教学质素总监及香港音乐导师同盟副主席一职至今。
马骢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 成绩优异,其后赴加拿大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深造并以一级荣誉毕业,师承林敏柔、郭嘉特、John Winther、Boris Lysenko及李名强教授。马氏于多项比赛中获奖,包括新加坡劳力士演奏奖、亚洲莫扎特二百周年钢琴比赛季军及第一届中国国际钢琴香港选拔赛亚军。同时他亦活跃于演奏及教育事业,曾于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及港澳台地区举行独奏音乐会并大获成功。 1999年,马氏应邀出席参与演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音乐会,并先后获邀与多个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包括香港小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及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等。并曾为加拿大、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电台及电视台录音,现继续于东南亚、中港台等地举行多次大师班公开讲座以及各地师资培训中担任讲师以及多个钢琴比赛之评判。
于1998年9月保送到香港浸会大学音乐系深造,并于2002年6月获得音乐学士学位, 杨博士随后被学校推荐到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读钢琴硕士,师从著名教授及钢琴家Tim Woolsey。期间参加了多场钢琴音乐会,共应邀与其他音乐家合作多场音乐会。2004年5月获得钢琴表演的硕士学位,同年考入美国得克萨斯州理工大学 音乐学院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Lora Deahl 、William Westney、Jane Ann Wilson。于2007年12月成功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在美攻读期间,杨韵博士以优秀的业务水平拿到多个奖学金,并多次在比赛中获奖。2007年6 月,在美国德州音乐家协会达拉斯(美国)会议上发表了 “跨文化研究美籍华裔作曲家陈怡独特的钢琴作品以及室内乐作品”一文,获得很高评价。